移至主內容

職人

職人

返鄉,是一場尋根的旅程。在戲偶與書頁之間,我們於北港大復戲院重拾歷史、也翻讀未來。
「翻一本書,看一場戲,重回故事的起點——北港大復戲院。」

【微冊角落迎來新夥伴|北港大復戲院 × 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
在一座老戲院的轉角,一段屬於布袋戲與土地的故事,靜靜展開。
北港大復戲院,原為地方的記憶舞台,如今由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接手營運,重啟光影與戲偶交織的時代風華。黃世志團長長年致力於台灣布袋戲推廣與兒童藝術教育,讓傳統戲劇不只是回憶,更成為當代的文化養分。
這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大復戲院加入微冊角落的行列,成為雲林北港的閱讀推廣據點之一。在這裡,戲偶、故事、歷史與閱讀交錯成章;在每一次戲幕起落間,讓人重溫祖先的足跡,也翻開屬於自己的土地記憶。
我們相信,閱讀讓人走得更深,而戲劇讓人走得更遠。無論你是走進戲院、翻開書頁,或是單純在這個老建築裡坐坐,都能感受到那份緩慢而真誠的陪伴。
願微冊的書香,與布袋戲的掌中乾坤,在大復戲院的每一個日常角落裡,悄悄發芽、生長。

分享好書,介紹消防文化,讓民眾更親近消防分隊

預防火災、災害搶救、緊急救護是我們的工作,服務365天,每天24小時,默默地守護斗六市民。

誠佳科紡與微冊角落,兩個源自土地、心懷遠方的品牌,共同推動閱讀與環保的永續價值,以知識為根、以永續為翼,攜手拓展更深遠的生活想像與社會影響。

誠佳科紡位於台南,將台灣常見的廢棄牡蠣殼,經研磨後融入布料,讓大海的餘韻轉化為永續的織物。使用環保原料與節能製程,溫柔與自然環境共處,多年來獲得多項綠色認證,積極致力。

在微册角落閱讀一本好書,感受美好音樂,讓良善喜樂的感覺,分享傳遞給更多的人

雲集打擊樂團的前身就是西螺兒童打擊樂樂團!!!樂團成立的目的,是希望讓本地對音樂有興趣及天分的兒童們得以有機會參與完整的樂團訓練,在專業的
老師引領下,進入音樂殿堂,增廣對音樂的視野更希望藉著合奏經驗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認真負責的態度,2016 年在前國家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連雅文教授及創團團長陳正吉老師,熱心積極推動下,於雲林縣西螺鎮正式立案創團,並於 2017 及 2018 連續兩年獲評選為雲林縣優良傑出演藝團隊。

一杯咖啡,共同閱讀;
一本萬力,走讀雲林。

本協會在撫錢House青創基地設有工作站,為了讓更多關心社區、社會議題之青年有機會深入在地,將自己的觀點、專長、創意與熱情轉化為實際參與,鼓勵有志青年針對家鄉、生長土地及關心的社區,提出行動計畫,陪伴青年從「如何認識自己」、「如何了解地方」及「如何在地行動」等,並連結部會相關資源,共同協助青年逐步從Dreamer(青年夢想家)至Actor(青年行動家),最後成為Changemaker(青年翻轉家)。
為協助青年對於社會議題、社區公共事務自我探索與成長、能力之養成,鼓勵青年嘗試在地行動並於展開行動過程,逐漸增加對地方的認識與掌握,明瞭自身接觸、觀察、投入之地方公共事務,並運用團隊共事、連結、合作、共好精神,積極達成自我設定之行動目標。工位站需要一名協力者,協助蒐集資料、整理資料,在社群平台上發布訊息。

課後閱讀一本優質好書在微冊角落,為身心靈充電

愛美語國際語文教育頂番分校
全國第一家翻轉美語教室品牌,高效能美語學習課程規劃,兼具學習與樂趣的核心目標,讓孩子愛聽、愛說、愛讀、愛寫、愛秀美語!愛美語國際語文教育,即刻啟動翻轉教育新概念!

在微冊角落,讓身心一同慢活,
在禾壹中醫,與健康美好合一。

位於台中市北屯區老巷弄的禾壹中醫診所,在113年5月開辦以來,見到了很多街頭巷尾的鄰居們,以往只是路上擦身而過、連點頭都談不上的彼此,開始有一些碰面打招呼、聊聊天的交錯匯聚,希望診所就像以前廟庭前的大樹下,大家來說話喝茶🍵,來一起說說聊聊、保持健康!

在微冊角落細細品味文化傳承的美好。

巫家捏麵館本館為一傳統捏麵藝術之展示館,展示台灣早期捏麵藝術,提供鎮民從事文化藝術消費的空間,自94年10月30日開館以來,本館秉持永續經營之理念,積極規劃展品的策展與展品的更新創作,並透過捏麵比賽的方式,啟發大眾對捏麵的興趣,並針對國中、國小教師辦理捏麵師資培訓,使捏麵文化能夠經過教師的傳習而走進校園,讓國中小之學生從學習傳統捏麵藝術中認識台灣的傳統文化。

一杯手沖現煮的阿拉比卡
一本心靈對話的優質好書
一個身心放鬆的咖啡角落
也許是一早晨
也許是一下午
又或者是一整天 也無所謂
石墩咖啡 我的微冊角落
我們的 微冊主張

【空間x農夫×家鄉】
因為愛咖啡,多年前回到自己的家鄉開起一間小小咖啡廳。咖啡庭園裡的路線、燈光、植栽、魚池,都是我這個 「不專業設計師」胡亂畫出來的。在遊客不多的尋常日子,整理庭園的裡裡外外直到汗如雨下,然後為自己煮一杯咖啡。
【石墩庭園咖啡】改變生活的序曲。
到店裡買一杯咖啡,是消費;
為自己煮一杯咖啡,是生活;
那麼為了喝咖啡而下田呢?
石墩往山上走去,過了情人橋,是我種咖啡的地方。堅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思,每年農忙的工作相當折騰。辛苦種出又大又美的咖啡豆,後續處理更不敢疏忽:汰選、去皮、發酵、曬日光,最後一顆顆的挑選豆子,這樣重複的功夫,也過了二十多年。
務農雖然不是賺錢的生意,卻早已悄悄改變我的生活,二十多年來不是待在咖啡旁邊,就是在去咖啡園的路上,回首這段日子,心裡滿是從生活細節中得來的滿足。

園藝可以療癒身心,閱讀可以開拓視野

園藝治療師,多肉講師

Subscribe to 職人